人才培养

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53名师范生圆满完成实习教育工作

作者:马燕 时间:2025-06-30 浏览: 来源: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

近日,齐鲁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师范类)专业圆满完成教育实习工作。53名师范生分赴济南高新区第一中学、章丘五中等10所中小学,将人工智能、编程教学等前沿技术融入基础教育课堂,以“理论+实践”的双重赋能,书写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答卷。

实践育人:课堂深耕中锻造教学硬核能力

实习生们深入课堂,承担信息技术、编程基础等课程教学,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、课外辅导及教研活动。通过系统完成备课、授课、听课评课等全流程教学实践,学生们逐步掌握了教学设计、课堂组织及师生互动的技巧,获得实习学校的高度评价。

在济南高新区第一中学,任仰宇同学设计的“班级活动宣传网站构建”课程颇具亮点: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,让学生在CSS样式设计、超链接编程中实现从“代码小白”到“网页设计师”的蜕变。该课程不仅受到学校信息科技组老师的一致好评,其教案还被收录进该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资源库。

实习团队深度参与“备-授-评-研”全环节,累计完成200+节次课堂教学、30余场次听课评课活动,形成50余份教学反思报告。此外,他们还深度参与课后服务、家校共育等工作,以教育情怀践行教师责任,让技术教学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。

双轨护航: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培育信息科技教师

为确保实习质量,学院与各实习学校构建“高校学术导师+中小学教研导师”双轨培养体系,通过"周反馈、月研讨、期评估"动态跟踪机制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精准对接。章丘五中的带教老师赵娜评价:“这批实习生不仅专业扎实,还能灵活运用虚拟仿真、编程工具等创新教学手段,展现了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与教学活力。”

与此同时,学校带队教师定期走访实习学校,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共探信息技术教育与师范生培养的创新路径,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的深度融合。

社会回响:技术赋能与教育温度赢得多方赞誉

教育行政部门与基层学校对学生们的实习成效给予高度肯定。博兴县教体局在感谢信中高度赞扬实习生们“以专业素养赋能课堂,用教育情怀温暖学生成长,为县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”;东营文华学校赠予“春风化雨润新苗,师德垂范育栋梁”锦旗,感谢实习生们为学校教学带来的创新活力。

博兴县教体局的感谢信和东营文华学校的锦旗,正是对bet36体育在线,bet36备用网址实践育人成效的最佳注脚。实习生们在四个月的教育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责任与使命,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教学能力,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活力。

正如带教老师赵娜所言:“他们将技术理性与教育温度完美融合,展现了未来教育家的潜质。”这份来自一线的认可,正是对实践育人模式的生动注解。

教育实习虽已结束,但师者的征程刚刚启航。期待53名年轻的“准教师”们,未来以课堂为舞台,以代码为笔、以教育为墨,在数字时代持续书写信息技术教育的崭新篇章。

摄影:李玉涵

供稿审核:赵青

审稿、编辑:侯伟、张淑芬

终审:孙磊